新疆教育科研所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05版双语班小学汉语第三册(上)第二课《胖乎乎的小手》 创新教学设计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沅讲师 赵霞 一、课文解说 兰兰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许许多多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贴”等六个词语的意义和使用;学会“贴”等6个生字。 2.掌握三个句型: (1)胖乎乎的小手。 (2)爸爸拿起画,看了又看。 (3)爸爸把画贴在了墙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4.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的重点 1.句型学习(略) 2.理解课文。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3.对照兰兰的做法,检查自己的行为,以此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具准备 生词卡、小手的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A) 一、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会新的句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全班学生共同伸出手,找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让他举起来。 2.大家都有胖乎乎的小手,谁用自己的小手帮助家长做过事?做过的请站起来说说你做过什么事? 3.我们看看书上的这双胖乎乎的小手能够干什么呢?它是给自己干还是给别人干呢? (二)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提出疑难句子。 (三)创设情境,演示检查阅读效果 (1)这张画是谁画的?(贴兰兰的剪图) (2)下面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个动作的句子读读。 (表演爸爸的动作,让学生读:“爸爸……贴在了墙上。”) (3)看到爸爸这样,兰兰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兰兰的话? (读兰兰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兰兰) (4)老师读爸爸的话。(最佳爸爸) (读爸爸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爸爸”) (5)(张贴妈妈剪图)这是谁呀?看看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那谁能笑着读读妈妈的话?(最佳妈妈) (读妈妈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妈妈”) (6) 看看,是谁从厨房里出来了?(姥姥)(张贴姥姥剪图)再看看姥姥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谁能笑着把姥姥的话读读?(最佳姥姥) (读姥姥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姥姥,这叫进入角色。) (7)现在兰兰明白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了吗?那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妈妈姥姥做了很多事情) (四)完成课后作业: 1. 老师站了一节课,现在站累了,谁能帮老师做一件事?(学生赶忙给老师端来了一把椅子) 2.你能说说你刚才做的事吗?(我帮老师搬椅子) 3. 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请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回家后准备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4. 除了父母、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谁打算帮大家做点事?做什么事?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B)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导入课文学习 | 1.看手: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上课前,我很想看看你们的小手。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过渡: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 把小手伸开,放在桌子上;或者举起手摇晃。 画手。 说手。 | 二、阅读课文 | 你们读过课文吗?读过的请举手。 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 巡视学生读书情况,指导阅读。 | 学生举手。 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 | 三、回答问题 | 下面我提几个问题,能够回答的请站起来回答。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学生回答问题。 | 四、朗读课文 | 下面我要看看谁能够朗读课文。 大家读的非常正确,有几个小地方跟老师读。 老师领读几个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 | 学生读。 学生跟读。 | 五、做游戏 | 下一个节目擂台大比武,全班同学和老师打擂台。 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在课文中找一句话,找到的赶快站起来说。 老师表演第2段第一句。 你们胜利了。 下面评选最佳兰兰。谁能把兰兰两次说的话笑着读出来就奖励。请大家看书,笑着读,谁笑了,就让谁来当擂主。 下面评选最佳爸爸、最佳妈妈、最佳姥姥。看谁能用表情地读出来他们说的话? 快下课了,你们累吗? 老师累了,站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 谁能说一说她帮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怎样做? | 学生生站起来,读“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争着读。 学生大声:不累 一个聪明的学生连忙拿个凳子给老师坐。 学生:她帮老师搬板凳。 让老师好好休息。 | 六、小结,布置作业 | 1.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听。 2.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点事,考虑一下帮大家做什么事? 3.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 接受任务。 |
第二课时 精学课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学习句型,达到会用。 2.深入理解课文,能分析课文结构。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提出全文的话题。 (二)学习第二段 1.提问,引出学习的句型: 爸爸回来以后做什么了? “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1)看了又看——动词+了、又+动词 表示反复做一动作。如:画了又画、比了又比、洗了又洗 ①开学的第一天,大家围在一起,说了又说,亲热极了。 ②她拿起小手绢,洗了又洗,然后才晒出去。 (2)“把”字句 名词(施动者)+把+名词(动作的对象)+动词+补充成分 可以看成是主谓宾句的变体,强调“把宾语怎么样处理”了。 ①他把作业本交给老师了。 ②我们把练习写在作业本上了。 2.强化训练 在小组中模仿造句。 (三)学习第三、四、五段 1.提问,引出学习的句型: (1)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替”谁干什么 替他打扫教室、替班长值日、替妈妈买东西 ①今天我替晓云值日。 ②李斌斌替小英送报纸。 (2)比较下列句子,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2.强化训练 在小组中模仿上述句型造句。 3.爸爸、妈妈、姥姥夸奖兰兰,说明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四)学习第六段 1.请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2.再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小手。 (五)课文结构: 全家人喜欢兰兰的这张画——爸爸妈妈姥姥为什么喜欢这张画——兰兰明白了道理,决心更好地给大家做事。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助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六)小结,布置作业 1.练习口头讲述故事。 2.用本课的句型造句。 第三课时 讲练课文 一、学习目标 1.能听懂与课文材料相似的谈话。 2.能复述课文的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1.读谜语,请学生猜: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光会干活不说话。 2.听老师讲小姑娘帮助爸爸妈妈的故事。 老师把课文编成故事,稍作改变,用口语讲出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听后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复述。 (二)口语训练 学生复述课文。 1.每个人在小组里复述课文大意,看谁讲得好,然后准备角色表演。 2.小组排演,一个人演兰兰,一个人演爸爸,一个人演妈妈,一个人演姥姥。 3.大班表演比赛 每个小组代表演。学生评比,看哪一个小组演得好。优胜者获得表扬,分别记分。 (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1.以《我有一双巧巧手》为题,用剪贴、绘画或拓印手印的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配上一句话。 2.回家后,主动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边做边观察家人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回到班级进行交流。 3.写一句话:我有一双( )的小手,我帮(替、给、为)( )干( )。 第四课时 情景会话与交际练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情景会话的内容,能够参与相同话题的谈话。 2.参与真实交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谈。 3.总结全课的学习,获得经验。 二、教学过程 (一)老师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 (二)汉字学习 1.出示生字、词卡(或投影片) 墙 贴 替 厨房 挠痒 喜欢 2.激发情感:上节课同学们课文复述得好,表演的也好。我想,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认识了!是吗?!看看,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个别读不准或者还没有把握的字,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到课文中找到它,看看拼音再读读。 3.识读记忆本课的汉字 (1)读歌谣:心青情,弓长张,十粒豆豆入口喜,半个月亮就是胖。 (2)猜谜语 有两个字中有两个口字,看哪位同学能找到?(喜、墙) 有一个字左边是个土字旁,表示与土有关的事物——墙 有个字有两个土字——鞋 月亮出来一半了——胖 射箭的弓拉长了——张 两个农夫跑到太阳上面了——替 一条毛巾藏到耳朵下面了——帮 4.书写汉字 (1)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让学生观察,掌握字形和笔画笔顺,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一遍、临一遍。老师指导。 (三)情景会话 1.老师示范读 2.学生自读、对话读、表演读 3.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大家练习交际,话题是:你是怎样等候/迎接爸爸妈妈回家的?你是怎样帮妈妈做饭的?你是怎样帮助家里做事的? (四)小结本课的学习,评讲作业 本课作业:写一段你怎样帮助家里做事的话。 (五)布置下一课《燕子妈妈笑了》的词语和课文的预习 1.按照课本中的提示,自己学习词语。 2.阅读课文(一),读懂意思,把不懂的词语、句子挑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