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胖乎乎的小手》创新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创新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新疆教育科研所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05版双语班小学汉语第三册(上)第二课《胖乎乎的小手》

创新教学设计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沅讲师   赵霞  

 

一、课文解说

    兰兰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许许多多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贴”等六个词语的意义和使用;学会“贴”等6个生字。

2.掌握三个句型:

   (1)胖乎乎的小手。

   (2)爸爸拿起画,看了又看。

   (3)爸爸把画贴在了墙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4.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三、教学的重点

1.句型学习(略)

2.理解课文。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3.对照兰兰的做法,检查自己的行为,以此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四、教具准备

    生词卡、小手的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A)

一、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会新的句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全班学生共同伸出手,找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让他举起来。

2.大家都有胖乎乎的小手,谁用自己的小手帮助家长做过事?做过的请站起来说说你做过什么事?

3.我们看看书上的这双胖乎乎的小手能够干什么呢?它是给自己干还是给别人干呢?

(二)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摸底,找到学生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提出疑难句子。

(三)创设情境,演示检查阅读效果

(1)这张画是谁画的?(贴兰兰的剪图)

(2)下面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写这个动作的句子读读。

(表演爸爸的动作,让学生读:“爸爸……贴在了墙上。”)

(3)看到爸爸这样,兰兰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兰兰的话?

(读兰兰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兰兰)

(4)老师读爸爸的话。(最佳爸爸)

(读爸爸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爸爸”)

(5)(张贴妈妈剪图)这是谁呀?看看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那谁能笑着读读妈妈的话?(最佳妈妈)

(读妈妈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妈妈”)

(6) 看看,是谁从厨房里出来了?(姥姥)(张贴姥姥剪图)再看看姥姥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谁能笑着把姥姥的话读读?(最佳姥姥)

(读姥姥的话时,要觉着自己就是姥姥,这叫进入角色。)

(7)现在兰兰明白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了吗?那谁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因为兰兰的小手帮爸爸妈妈姥姥做了很多事情)

(四)完成课后作业:

1. 老师站了一节课,现在站累了,谁能帮老师做一件事?(学生赶忙给老师端来了一把椅子)

2.你能说说你刚才做的事吗?(我帮老师搬椅子)

3. 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手,请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回家后准备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

4. 除了父母、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和朋友,谁打算帮大家做点事?做什么事?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B)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文学习

1.看手: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上课前,我很想看看你们的小手。

2.画手:请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过渡: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把小手伸开,放在桌子上;或者举起手摇晃。

 

画手。

 

说手。

二、阅读课文

你们读过课文吗?读过的请举手。

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

巡视学生读书情况,指导阅读。

学生举手。

学生在小组中阅读课文。

 

三、回答问题

下面我提几个问题,能够回答的请站起来回答。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学生回答问题。

四、朗读课文

下面我要看看谁能够朗读课文。

大家读的非常正确,有几个小地方跟老师读。

老师领读几个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

学生读。

 

 

学生跟读。

五、做游戏

下一个节目擂台大比武,全班同学和老师打擂台。

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在课文中找一句话,找到的赶快站起来说。

老师表演第2段第一句。

 

你们胜利了。

下面评选最佳兰兰。谁能把兰兰两次说的话笑着读出来就奖励。请大家看书,笑着读,谁笑了,就让谁来当擂主。

下面评选最佳爸爸、最佳妈妈、最佳姥姥。看谁能用表情地读出来他们说的话?

快下课了,你们累吗?

老师累了,站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

谁能说一说她帮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怎样做?

 

 

 

 

学生生站起来,读“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争着读。

 

 

 

 

 

 

学生大声:不累

一个聪明的学生连忙拿个凳子给老师坐。

学生:她帮老师搬板凳。

      让老师好好休息。

六、小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小伙伴们听。

2.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点事,考虑一下帮大家做什么事?

3.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接受任务。

 

第二课时 精学课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学习句型,达到会用。

2.深入理解课文,能分析课文结构。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提出全文的话题。

(二)学习第二段

1.提问,引出学习的句型:

爸爸回来以后做什么了?

“爸爸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

(1)看了又看——动词+了、又+动词

表示反复做一动作。如:画了又画、比了又比、洗了又洗

①开学的第一天,大家围在一起,说了又说,亲热极了。

②她拿起小手绢,洗了又洗,然后才晒出去。

(2)“把”字句

    名词(施动者)+把+名词(动作的对象)+动词+补充成分

可以看成是主谓宾句的变体,强调“把宾语怎么样处理”了。

①他把作业本交给老师了。

②我们把练习写在作业本上了。

2.强化训练

  在小组中模仿造句。

(三)学习第三、四、五段

1.提问,引出学习的句型:

      (1)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替”谁干什么

      替他打扫教室、替班长值日、替妈妈买东西

①今天我替晓云值日。

②李斌斌替小英送报纸。

(2)比较下列句子,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2.强化训练

  在小组中模仿上述句型造句。

3.爸爸、妈妈、姥姥夸奖兰兰,说明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四)学习第六段

1.请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2.再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小手。

(五)课文结构:

全家人喜欢兰兰的这张画——爸爸妈妈姥姥为什么喜欢这张画——兰兰明白了道理,决心更好地给大家做事。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练习: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助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六)小结,布置作业

1.练习口头讲述故事。

2.用本课的句型造句。

第三课时    讲练课文

一、学习目标

1.能听懂与课文材料相似的谈话。

2.能复述课文的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1.读谜语,请学生猜: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光会干活不说话。

2.听老师讲小姑娘帮助爸爸妈妈的故事。

    老师把课文编成故事,稍作改变,用口语讲出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听后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复述。

(二)口语训练

    学生复述课文。

1.每个人在小组里复述课文大意,看谁讲得好,然后准备角色表演。

2.小组排演,一个人演兰兰,一个人演爸爸,一个人演妈妈,一个人演姥姥。

3.大班表演比赛

    每个小组代表演。学生评比,看哪一个小组演得好。优胜者获得表扬,分别记分。

(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1.以《我有一双巧巧手》为题,用剪贴、绘画或拓印手印的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配上一句话。

2.回家后,主动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边做边观察家人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回到班级进行交流。

3.写一句话:我有一双(  )的小手,我帮(替、给、为)( )干(  )。

 

第四课时     情景会话与交际练习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情景会话的内容,能够参与相同话题的谈话。

2.参与真实交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谈。

3.总结全课的学习,获得经验。

二、教学过程

(一)老师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

(二)汉字学习

1.出示生字、词卡(或投影片)

        墙   贴  替    厨房   挠痒   喜欢

2.激发情感:上节课同学们课文复述得好,表演的也好。我想,课文中的生字大家一定都认识了!是吗?!看看,这些就是我们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如果个别读不准或者还没有把握的字,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到课文中找到它,看看拼音再读读。

3.识读记忆本课的汉字

(1)读歌谣:心青情,弓长张,十粒豆豆入口喜,半个月亮就是胖。

(2)猜谜语

有两个字中有两个口字,看哪位同学能找到?(喜、墙)

有一个字左边是个土字旁,表示与土有关的事物——墙

      有个字有两个土字——鞋

月亮出来一半了——胖

射箭的弓拉长了——张

两个农夫跑到太阳上面了——替

一条毛巾藏到耳朵下面了——帮

4.书写汉字

(1)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让学生观察,掌握字形和笔画笔顺,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一遍、临一遍。老师指导。

(三)情景会话

1.老师示范读

2.学生自读、对话读、表演读

3.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大家练习交际,话题是:你是怎样等候/迎接爸爸妈妈回家的?你是怎样帮妈妈做饭的?你是怎样帮助家里做事的?

(四)小结本课的学习,评讲作业

本课作业:写一段你怎样帮助家里做事的话。

(五)布置下一课《燕子妈妈笑了》的词语和课文的预习

    1.按照课本中的提示,自己学习词语。

2.阅读课文(一),读懂意思,把不懂的词语、句子挑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

转载自新疆教育教学研究网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yinianji_486_1752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